您的位置: 首页 >> 深学细悟 >> 美文 >> 正文

争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日期:2024-04-23 作者:常 江 来源: 浏览:

65期中青班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本单元的课程安排,我感到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师资强大。本单元的授课教师既有党校长期研究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又邀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有关部门领导,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思路的权威解读,信息量大、专业度高、指导性强。二是形式多样。本单元的教学计划,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社会调研有机结合。其中,访谈式教学的形式比较新颖。科技成果展、期货交易所、“大零号湾”和闵行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的现场教学,让我们实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做法,深刻认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科学内涵。三是内容丰富。本单元专程赴北京市委党校学习了首都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深化了对首都工作特点规律的认识;学习了北京市相关部门在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感受到北京市相关部门服务群众、造福于民的责任担当。北京和上海同为超大型城市,在发展和治理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也面临一些共性问题,此次调研交流对谋划上海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一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擘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上海,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对上海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交办了很多重大战略任务,要求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又提出了一系列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回答了事关上海发展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在各自岗位上谋划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上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要求,是系统的、科学的,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整体。对上海提出“五个中心”的建设目标,有着深刻的战略考虑和时代背景,也有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回溯到改革开放之初,1986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城市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中心”“三个中心”“四个中心”“五个中心”的发展阶段。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是发挥上海优势和作用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们每一位上海干部必须聚焦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从“两个大局”的角度,特别是要从中美两个大国博弈、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高度去认识“五个中心”建设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全局意义,把“五个中心”建设放到国家战略、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

二是要深刻认识上海在全国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把握总体定位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上海的血脉。同时,上海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政策支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本单元学习期间,全班赴北京进行了调研交流。北京提出的“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服务”的根本职责是“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可见,虽然同为超大型城市,上海的“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的战略定位与北京各有侧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中央对上海的总体定位,深刻认识上海的优势、使命和责任,这也是陈吉宁书记反复要求全市干部要坚持“四个放在”,胸怀“两个大局”的目的。

就我个人理解,作为上海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一定要对我们肩负的责任有清醒地认识。历史的使命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要有勇气挑最重的担子、有舍我其谁的决心和勇闯“无人区”的胆量;同时,更不能妄自尊大。通过此次调研,感到北京在城市治理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深圳、苏州、合肥等地在产业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也有很多好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结合上海的定位,我感到推进工作要有三方面的格局和视野。一是要具备国际视野。上海的目标是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国际视野,把上海的发展放到全球城市中进行比较,对标国际最高水平、遵循国际通行惯例,不断拓宽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二是要弘扬首创精神。上海当前面临的很多情况,是国内其他地区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已经步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这就要求我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奋力实现从01的突破,提供上海智慧和方案,彰显试验田的担当、排头兵的责任。三是要发挥示范作用。按照中央对上海的定位,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试制度、补短板、探新路的意识,善于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做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要深刻理解国资国企在“五个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找准实践落位

上海是国资国企重镇,国有经济总量大、覆盖面广。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我所在的国盛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控制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任务,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将大有可为。227日,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开班时做的专题报告,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对如何落实“四个以”的总体要求,逐一解读并作出明确要求,对我们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合自身工作,以争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胸怀“国之大者”,发挥平台企业的特殊功能。国有投资运营平台与通常的竞争性国企在功能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别,强调“铸就独特优势、发挥特殊功能”的企业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能过于看重一时的盈利和得失,而是要眼光长远,做一般市场主体不愿做、没有能力做,但从国家战略考虑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第二,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主业就是要发挥好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和影响力,把更多的资本和资源聚焦到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上,以六大重点产业为主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用资本的力量提升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既要围绕产业链链长企业形成投资生态,又要注重投新、投早、投硬科技,培育形成更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第三,聚焦科技创新,助力关键技术和卡脖子环节的攻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成为面向科技前沿的“传感器”、科创资源优化配置的“连接器”、科技活动与经济成果的“转化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重点科技产业领域、关键环节集聚,助力原创技术和关键卡脖子环节的攻关,为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过程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第65期中青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