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又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古代贤人的治国理念,充分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崇高与伟大,也揭示出“为民服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根基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发表讲话,强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新时代,如何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落实“为民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要求。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采用“望、闻、问、切”四步走的方法。
一、“望”。所谓“望”是指我们要“回头望”+“抬头望”。既要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也要与党中央的治国理念保持一致。我党在立党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唯一宗旨,这既是我党最高的价值取向,也是历任领导人始终牢守的不变宗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执政为民,为民谋利,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今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出发点”。无论是我党的宗旨,还是历任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再到当前党中央的价值取向,都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新时代,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牢记“为民服务”,继承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良传统,坚守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闻”。所谓“闻”是指我们要认真倾听百姓心声,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干部要把好信访第一道岗》中指出:“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每个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为群众解难。既然群众有信访诉求,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去排忧,扑下身子去解决,切实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为了更好地锻炼年轻干部,徐汇区纪委监委要求全委40岁以下年轻干部定期到信访窗口参与接访工作,定期倾听百姓呼声,帮助解决百姓难题。类似于这样的机制不仅使干部在一线岗位得到了历练,也有利于干部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只有明白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问”。所谓“问”是指我们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力军,更应该牢牢秉持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信念,自觉将“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工作标杆,要坚持原则,敢问、敢顶、敢管、敢于碰硬,真正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切实将工作点滴化为“为民服务”的春风细雨,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四、“切”。所谓“切”是指我们不仅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反腐倡廉的实施者,更应该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来回答“谁来监督纪委监委”,更应该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做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如何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是要在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要增强自律意识,实行自我约束,自觉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三是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公仆,一定要把群众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者系第63期纪检监察干部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