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交流互鉴促融合 协同创新谋发展——第67期中青班赴深圳市委党校学习交流学员圆满完成赴香港研学任务

日期:2025-04-16 作者:黄宇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促进中青年干部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4月7日至11日,黄宇、柳咏、杨潇、杨大刚、杨福韬5位第67期中青班赴深圳市委党校学习交流学员,2025深圳市委党校春季学期中青二班赴香港公共行政学院开展为期5天的研修学习,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讲学、访学、互学有机结合

 此次香港研修学习采用专题讲座、实地调研、互动研讨等形式,并取得积极成效。香港公共行政学院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大湾区发展战略、宏观国际形势和中美贸易战、香港科技和金融创新等主题展开专题讲座。学员们围绕工作难点,踊跃提问,真正做到了“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有效提升了战略思维。学员们还前往廉政公署、香港贸发局、香港运输与物流局、香港机场局参访,学习香港在廉政建设、贸易促进、航运物流发展、机场商圈规划等方面的国际理念和先进经验,并就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沪深港开放合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期间,围绕香港科技创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建设和推动大湾区深港合作等,开展互动式案例教学。安排学员们实地勘察香港大学科创中心和香港海关,现场调研金融管理局资讯中心和香港机场航站楼。直观生动、角度丰富的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衔接互补,促进了合作交流,使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习成果有效转化

 通过系列专题教学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坚定了战略自信与合作共识,深入学习交流香港先进经验,并启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思路。大家认为,在当前更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要坚定信心,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凝聚开放合作共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深刻领会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扩大对周边开放、拓展务实合作,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

 大家表示,香港立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科技金融、文化赋能、基建领域形成示范经验。香港经验彰显了开放制度衔接全球规则、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逻辑,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与经验借鉴。沪深可以进一步在深化制度型开放、强化区域协同、提升枢纽功能等方面主动对标、坦诚沟通、交流互鉴,结合本土特色、区域资源打造“国际表达平台”,把脉科技创新前沿,推动区域合作加快落地,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

学习实践有为结合

此次研修学习,为学员们对下一步加强沪深沪港联动、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科技创新合作等提供了实践思路。学员认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应借鉴香港经验,聚焦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要利用香港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为内地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物流及供应链、知识产权等服务,赋能企业全球化发展。同时,上海应更多与香港携手在港航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生物甲醇等绿色能源供给加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继续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用好平台通道,提升双向投资促进成效,培育引进更多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帮助推介上海投资环境,推动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投资项目落地。

学员们一致表示,要加强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香港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创新协同,深化开放合作,共同应对经贸风险挑战。进一步推进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探索打造东部沿海“上海-深圳-香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串联起三地更多创新平台和载体,更好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作者系第67期中青班赴深圳市委党校学习交流学员)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