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档案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管档案”原则,始终与中央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同时还要聚焦重点工作,促使档案工作与上海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推动档案工作与上海城市地位及未来发展相适应。
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档案征集工作紧紧围绕中心、聚焦重点,积极发挥了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从抗疫精神中汲取档案事业发展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市档案馆第一时间查阅了2003年的抗击非典档案,及时提供档案资政服务。为了真实记录全市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防控疫情的历史过程,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珍贵记忆得以永存,市档案馆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档案资料。截至目前,共征集各类抗疫实物、照片和纸质档案1100余件,并提供“长三角新冠肺炎防控档案征集成果陈列”展品近60件。这些抗疫档案,默默地记录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传递着爱与温暖的瞬间,也有助于我们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力量,强化忧患意识,立足问题导向,为档案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份独特的顶岗志愿日志
疫情爆发后,上海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下沉街道和工业园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志愿服务期间,他们每天记录工作日记,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而最为独特的是志愿者葛冬冬捐赠的一份手绘志愿日志。这份日志用素描的形式,通过 21幅手绘故事,记录了“标准队列、标准手势、质朴真心”等21个暖心时刻,也记录了档案人共同守“沪”的感人身影。
一张巨幅宣传海报
2020年3月5日,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该照片被包括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在内的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转载,被网友誉为2020年最治愈的照片。3月13日,照片被制作成巨幅海报,悬挂在中山医院多处建筑上。目前,这幅尺寸为13×7.3米的“落日余辉”海报正珍藏在上海市档案馆库房中,见证着这段难忘的日子。
一封珍贵的亲笔感谢信
上海市档案馆征集的华山医院部分抗疫档案,包括华山医院援鄂队员的工作照,张文宏、马昕和李圣青评选为“全国先进抗疫个人”的签名照片、张文宏的签名书籍和手书抗疫寄语(复制件)等。其中,崔天凯大使写给张文宏医生的一封亲笔感谢信(复制件)尤为珍贵。崔大使的亲笔来信表达了对张文宏医生的敬意和感谢,也表示了向张文宏学习、把学习化为实际行动的决心。张文宏医生收到信后,同样以手写的方式给大使回了一封信,约定“疫情过后,把酒言欢”。战疫两地书没有多余的煽情和修饰,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却让人动容。
一首振奋人心的公益歌曲
上海市档案馆通过仁济医院征集的《勇气》歌谱和歌词手稿(复制件)也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受全国医务人员抗疫事迹鼓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李佳想到要创作一首抗疫歌曲《勇气》,写好了歌词,还请了专职音乐人袁清谱好了曲。可是还来不及录制,2月19日她就作为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踏上了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征途。得知这一情况后,在音乐人林中琦等人的帮助下,仁济医院连夜赶制了MV《勇气》。李佳写道:“有一种勇敢,是明知艰险,也绝不回头。” 3月13日,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倾情演绎了抗疫公益歌曲《勇气》。这些抗疫档案充分展现了上海人民团结奋战、众志成城的强大正能量,发挥了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为今后的工作利用、医学研究和历史查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二、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全力服务建党百年庆祝活动
档案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面貌的真实记录,一件件红色档案蕴含了党的初心使命。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今年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是收集红色档案。
我们征集到3件较为重要的红色档案,那就是丹阳集训时颁发的入城纪律、外交纪律和参加丹阳集训的南下干部所穿的军装。丹阳集训是入城接管上海的前奏,也是平稳交接上海新旧政权的关键。当时华东局总前委在丹阳开展了一次为期二十多天的集训活动。5月10日,陈毅向县团级接管干部们作了入城纪律的报告。陈毅指出,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开始,是与市民的见面礼。入城纪律共分为12条,为维护城市纪律对可能遇到的问题事无巨细地进行了事先的教育。而外交纪律分为7条,对涉及外交工作和外国侨民事宜作了细致的规定。捐赠这2份档案和军装的是一位90多岁的离休干部。她告诉我们,这件军装她非常珍惜,舍不得经常穿,虽然已经旧了却清洗整理得干干净净。当我拿到这件精心收藏,散发着清新肥皂味的军装时,心里也沉甸甸的,因为它不仅见证了上海解放的历史,也见证了老干部们对于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
后来,我有幸参加了离休干部组织的纪念建党的座谈活动。当这些90多岁的老人回忆起解放初期露宿街头、秋毫无犯的动人场景时,老人们激动地站了起来,深情地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此时此刻,我的心也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对党和祖国的这份深情和热爱生动地浮现在老人的皱纹和笑容中,而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也远比我在书本和档案里受到的更为深刻。
前不久,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常委一行到市档案馆实地调研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情况。档案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草案)》进行保护弘扬,这对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弘扬城市精神、彰显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档案部门要积极服务建党主题庆祝活动和四史教育,用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用档案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故事。这是档案部门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工作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提前谋划,做足准备,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者系第101期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