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虹口区第18期中青班前往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学员们拨开历史的风尘,走入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走革命时期英雄路。青干班学员们前往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开展学习活动,跟随讲解员走进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光荣岁月,走进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背后的革命风云,为战火纷飞年代里共产党人的坚定、无畏、勇敢和执着而感佩不已。在纪念馆内,学员们看到了在危急关头,指挥人员选择了担当的勇气;看到了在生死面前,年轻战士选择了牺牲的豪迈;看到了抵敌入侵时,革命伴侣选择了永别的不舍。
读和平年代临沂史。第18期中青班学员先后来到临沂市规划展览馆、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东夷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复原场景、6DVR影院、大水城建设观景平台等方式,学员们对临沂之美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薛翰亭、张清波、臧西山等先模人物,“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人民公社锁蛟龙”,沂蒙女子推车队等先进事例让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区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将昔日的革命老区打造成现代化的滨河新城,彰显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看乡村振兴排头兵。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农村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学员们走进了“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村集体收入过亿元”的兰陵县代村社区,感受不一样的农村。代村人为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走的更加稳健,积极掌握新思想,学习新理念。他们这种脚踏实地、勤劳奋进的精神激励着青干班学员们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前行。
悟苦难岁月沂蒙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八百里沂蒙山区有着一群沂蒙红嫂,她们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展现了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在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中,有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民兵英雄侍振玉,有永远的新娘李凤兰,有毁家纾难的王自生,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等。沂蒙红嫂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着,成为激励人们牺牲奉献、报效祖国的不竭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
学员们在此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在革命时期革命英雄和普通百姓的坚定信仰和无悔追求,感知那个时代先辈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战争年代党群、军民血浓于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加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