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6月5日,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千万工程”“新质生产力”理论研讨会暨2024年上海党校系统经济学年会在崇明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崇明区委党校联合举办,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龚霞主持,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渤,崇明区委副书记、区委党校校长杨元飞出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上海市党校系统的专家学者及本区部分乡镇领导参加本次研讨会。
杨元飞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杨元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紧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当前发展需要,通过对“千万工程”的总结展望和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讨,可以推动好生态不断催生“好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生成的乘数效应。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深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心得,为崇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更多的智慧结晶。
研讨会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黄承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顾海英作主旨演讲。
黄承梁教授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从学理性的高度深入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黄承梁教授还专门提到,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崇明生态岛的建设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雏形,广大农村地区是整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是城市的“氧吧”和“绿肺”,是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崇明案例”。
顾海英教授就零碳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逻辑与实施路径进行主旨发言。顾海英教授指出,在全球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脱碳步伐紧密相连,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立足减碳零碳,发挥农业“增碳汇、减碳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要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为基本构成,在农业领域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零碳智慧农业发展。
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规划项目部博士张瑜、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石涛、青浦区委党校讲师张婷和崇明区委党校讲师秦娜等四位专家老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施“千万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着力点,并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提出了富有远见卓识的意见建议。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唐珏岚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唐珏岚教授指出,与会专家的发言可谓“顶天立地”,既有思想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厚度。黄承梁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顾海英教授从现实逻辑出发,分析发展零碳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施路径,推动零碳智慧农业发展。其他四位专家也都从学理和务实两个方面,就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唐珏岚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盛宴。今年的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气,在这一天举办这样一场关于环境、关于生态、关于农业的一次研讨会,可谓是“天时”;本次会议在崇明举行,崇明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上海案例”,可谓是“地利”;参会人员有来自市内市外的高校专家,有来自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等党政部门的领导,有市委党校、各区委党校以及各高校、媒体的专家老师,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千万工程”“新质生产力”等同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可谓是“人和”。
本届上海市党校系统经济学年会通过对各区党校的征文进行前期评审,评选出获奖人员。市委党校校院工作处处长陈莹在会上宣读了获奖人员名单。
在研讨会总结时,李渤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发言给予高度评价,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给予充分肯定。李渤强调,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着力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要打造独具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也为崇明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对于崇明的生态岛建设而言,要准确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推动崇明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崇明实践提供强劲动力。二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崇明全面乡村振兴。崇明应进一步学深悟透“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锚定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树牢“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战略定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实景画”,奋力打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崇明范例”“上海样本”。三要践行党校初心,努力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党校要顺应党和国家的需要,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新质生产力”和“千万工程”,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涉及到理论教育、能力提升,也涉及到决策研究、建言咨政。区委党校应围绕“新质生产力”和“千万工程”,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智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