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0日,校(院)青年教师发展联谊会举办第3期线上学术沙龙,主题为“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校见行见效。会议由青年教师发展联谊会会长李猛教授主持,4位知名期刊主编围绕青年教师学术论文分别点评指导。本次学术沙龙面向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青年教师开放。
李猛谈到,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是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高质量科研需要高质量文章,而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青教联立足青年教师需求,连续举办多期学术沙龙,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打造高质量论文。投稿第2期“青教联学术沙龙”的4篇论文中,已有3篇被C刊录用,1篇在修改中。
在学术报告与点评环节,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恩国副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优势与示范效应”一文分享其研究成果。《江苏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沈利华介绍了期刊的审稿流程,讲解期刊审稿的“三点+五看”以及“十内容”三评分制。在点评论文环节,沈利华充分肯定了该文章选题的价值与意义,契合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作者较强的学术抱负和创新性。沈利华指出,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增强创新性与学理性,文章要构建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各部分内容应该依靠理论框架展开,从而增强论证逻辑。
公共管理教研部丁依霞博士就“公共危机事件对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空间差异”分享其研究成果。《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西民分享了期刊的风格偏好,在点评时肯定文章逻辑结构严密、论证详实、行文较为流畅,同时指出文章研究的意义有待明确,建议部分论证设计还需充实。
社会学教研部李安琪博士就“老年人心理韧性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分享其研究成果。《现代经济探讨》副主编侯祥鹏讲解了期刊的三审制流程,在点评时肯定文章选题具有创新性、热点性和政策性指导意义,同时指出,实证结果需进一步加强学理性的解释,研究结论还需补充相配套的指导政策和建议。
公共管理教研部汪仲启副教授就“支点撬动与系统集成: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与突破路径”分享了其研究成果。《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杜运泉提出期刊偏好具有学术思想性的文章。杜运泉在点评时指出,文章问题意识明确,选题具有热点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同时指出,文章以个案研究不具普适性,建议添加具有一般性规律的思考和论证。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孙莹副教授、哲学教研部孙悦凡博士就选题创新性、论证框架建构以及相似热点主题文章的录用偏好等问题与主编们进行了交流。
李猛在总结时指出,四位主编的点评翔实到位,既指出了四篇论文中的个体性问题,也反映了论文写作中的普遍性问题。需要青年教师在持续的学术交流中找到真问题,用众所周知的语言,讲出众所不知的道理。青教联将继续搭建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发展成长。与会人员均表示,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与编辑老师面对面交流,了解了期刊的特点,掌握了论文选题的方向,学会了如何把握论证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学理性,为走好科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