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人一下飞机,便来到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面对党旗,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久久回荡着的宣誓声,仿佛将岁月带回一个世纪前,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
救国济民,前仆后继;百年伟业,筚路蓝缕。南湖红船泛起的阵阵涟漪,唤醒了睡眼惺忪的东方巨人,涤荡了风雨苍黄的近代中国史。从“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再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足迹的起点,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摇篮。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校的实践,也在上海。在复兴中路239弄4号,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之一——中共上海区委党校于1926年在此建立。周恩来、瞿秋白等名字,都曾出现在这所党校的授课老师名单中,这里也曾是波澜壮阔的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的指挥中枢。在区委党校的不远处,便是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又新印刷所。“日日新,又日新”的寓意,与这座百年红色旧址,一同见证了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
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身处党校,我们方能更好理解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的初心使命。
1949年,上海解放,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随之成立,至今已走过七十五载春华秋实。“忠诚,求实,开拓”的校训,是历代党校人积淀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立足于党的百年奋进征程的党校初心,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党校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
忠诚,这是党校的政治属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谓“忠诚”。
求实,这是党校的工作状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谓“求实”。
开拓,这是党校的进取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谓“开拓”。
秉持着“忠诚,求实,开拓”的校训,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党校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谱写着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青春之歌。
那么,身为党校青年,我们的青春应是怎样的?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毛主席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我想,青春之问的答案,就藏在大家每一滴饱满的汗水里,藏在大家每一步铿锵的足迹里。愿来自山川湖海的我们:心怀真理,奔赴光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作者系我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校研究生部第九届“OPERA21”论坛二等奖作品的视频脚本修改而成。团队成员:栗子舰、徐浩栋、项月明、高文君、吴天心、王薪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