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潘文轩,男,1982年7月出生,上海市人。2011年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收入分配、反贫困、农村经济。
二、主要论著及所获奖励
(一)代表性著作
1.《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新方略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
2.《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
3.《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问题研究:基于结构性减税政策视角》,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
(二)代表性论文
1.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理论阐述、问题剖析及对策,《财经科学》2023年第6期
2.“超越再分配调节:对税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全景认识及政策建议”,《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
3.“中国主粮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之源——基于要素成本贡献度分解的实证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转载)
4.“2020年后制定农村贫困新标准的前瞻性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0年第10期转载)
5.“税收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实证研究”,《财政研究》2018年第11期
6.“在新时代下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习近平收入分配思想探析”,《经济学家》2018年第10期
7.“养老保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发达国家实践的研究”,《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8.“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之可行性”,《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获《探索与争鸣》首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三等奖)
9.“改革关联视角下我国房地产税改革问题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15年第8期转载)
10.“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为何不够理想——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现实考察”,《当代财经》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3年第5期转载)
11.“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助于减轻服务业税负吗?——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12.“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及其政策含义”,《统计研究》2010年第8期
(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民经营性收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2019年立项)
2.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收入分配视角下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研究”(2018年立项)
3.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公平效应的测度评价与成因分析”(2020年结项)
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与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问题研究”(2015年结项)
(四)代表性论著的学术观点
1. 专著《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新方略的前瞻性研究》提出:在“后脱贫时代”,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仍将长期广泛存在,反贫困进入到以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为重点的新时期。要在科学研判贫困新形势的基础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能力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对后脱贫时代反贫困进行前瞻性谋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制定贫困新标准、建立健全贫困事前预防机制、建设城乡融合的反贫困体系、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反贫困制度设计、重塑与完善贫困治理体系,奋力再创反贫困事业新辉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
2. 论文“中国主粮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之源——基于要素成本贡献度分解的实证研究”基于要素成本贡献度分解法,从全国与主产省份两个层面,分作物实证分析了我国主粮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之源。结果发现:就全国主粮生产平均成本来看,劳动力成本是对生产总成本上升贡献度最高的要素成本,而劳动力价格特别是家庭用工机会成本的提高,是推动劳动力成本以及粮食生产总成本持续上升的主因。但是,由于各种主粮作物要素投入结构不同、各地粮食生产方式和条件也有区别,要素成本贡献度结构存在作物间和省际间差异。
3. 论文“税收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实证研究”利用中国资金流量表数据,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结果表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4. 专著《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问题研究:基于结构性减税政策视角》提出:一国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状况要从税收征收、税收使用、税收效应三个层次进行考察评价,当前我国税收负担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可通过完善税种设计、优化税制结构两条途径,实现对现行税制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造,进而起到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的作用。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与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的重点是实施好几项关键性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构建几大集成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体系,同时在税收征管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价税联动等方面开展配套改革。
(五)省部级以上奖励
1. 上海市第十四届(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第七届(2012年)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三、教学情况
1. 干部培训:主讲《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上海人口结构变化的红利与挑战》《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探索与经验》《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等专题课
2. 研究生教育:主讲《公共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研究》等课程
四、人生感言,治学心得
人生感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治学心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五、联系方式
Email:panwenxuan82@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