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官进胜,1965年8月出生,安徽省蚌埠市人。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世界社会主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先后主持省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包括:金融危机后拉美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全国社科规划办);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世界贡献研究(上海社科规划办);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基于拉美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分析视角(上海社科规划办)。代表性论文:后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11)全文转载);拉美新左翼:类属、缘起与未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梦的国际视野与战略蕴涵”(《党建研究(内参)》,2016年第7期);委内瑞拉国民大会选举与左翼政权的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3期);空洞的‘21世纪社会主义’:查韦斯无法实现的承诺(《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的挑战与未来”(《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4期)。
二、主要论著及所获奖励
(一)主要著作: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中国人权状况蓝皮书2012》(译著)( 芬兰赛诺维出版社,2013年8月)。
(二)近年来发表论文:
1.后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11)全文转载)
2.拉美新左翼:类属、缘起与未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3.中国梦的国际视野与战略蕴涵(《党建研究(内参)》,2016年第7期)
4.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失去执政地位原因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5.“委内瑞拉国民大会选举与左翼政权的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核心),2011年第3期。
6.“空洞的‘21世纪社会主义’:查韦斯无法实现的承诺”,《科学社会主义》(核心),2009年第3期。
7.“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的挑战与未来”,《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4期。
8.“印共(马)大选败北:反思与未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1期。
10.“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 ,《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1期。
11.“查韦斯执政十年:经济社会成就与挑战” ,《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0期。
12.“印共(马)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期。
13.“新时代呼唤灵活的新政策”,《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
14.“美国国会的“中国帮”:1947-195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的执政经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06年第36期(总554期)。
16.“社会主义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4期。
17.“美国全球霸权计划中的欧洲与中东”,《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6期。
18.“新帝国主义:历时与共时的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9.“俄罗斯未能从中国的成功中得到启迪”,《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20.《治理的转型:全球化、分权与政府的作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三)近年来主持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金融危机后拉美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全国社科规划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世界贡献研究(上海社科规划办);
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基于拉美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分析视角(上海社科规划办);
(四)代表性论著的学术观点:
(1)《拉美新左翼:类属、缘起与未来》 拉美左翼政党世纪之交迅速崛起,并在多国赢得选举的胜利。若从政党的内在本质与政府的公共政策考量,当今拉美左翼应分为自由左翼与干预型左翼。20世纪80-90年代初,传统左翼执政并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拉美国家为更加激进的新左翼政党让渡出政治空间,但在左翼力量未能执政的国家传统左翼仍能获得选民的支持,激进左翼无法生存。然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无论自由左翼还是干预型左翼政府,若欲继续执政,就需展现逆境与顺境中具有同样的执政能力。
(2)《后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宣告新自由主义的彻底破产,而且对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思索与斗争,社会主义和左翼人士普遍认为, 此次危机仍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摆脱危机的唯一选择只有社会主义,作为运动、制度与价值理念的社会主义重新得以弘扬。
(五)省部级以上奖励:
2004年度上海市委党校科研优秀奖
2005年度和2006年度获得上海市委党校教学优秀奖
三、教学情况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与构建路径;
中美关系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周边战略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与外交战略。
四、人生感言,治学心得
做人与做学问同等重要。
五、联系方式
Email:guan-j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