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广

日期:2019-05-30 作者: 来源: 浏览:

 

一、个人简介

 

刘志广,1976年6月生,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为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商学院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财政社会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出版专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联合主编《财政政治学文丛》(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主要论著及所获奖励

 

(一)主要著作:

独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参著:《政府与市场作用新定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译著(合译):《财政学手册》([德]巴克豪斯、[美]瓦格纳 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二)近年来发表论文:

1)《中央集权型财政体制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停滞——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财政社会学”分析》,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哲学家-政治家社会策略的内在冲突——读并与易杰雄教授商榷》,载《学术界》2002年第4期。

3)《权力资源、生活机会和财政体制》,载《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2期全文转载。

4)《制度变迁下世界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5)《财政社会学研究述评》,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6)《财政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转型》,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8)《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及其规模》,载《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9)《经济学:“选择的理论”还是“交换的理论”》,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0)《新制度经济学:修正还是革命?》,载《学术月刊》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

11)《日本财政平衡制度及其对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载《现代日本研究》2011年第1期。

12)《民生与财政——一个财政社会学研究框架》,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3)《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的具体指向、着眼点与主要任务——基于财政社会学的研究》,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4)《财政体制改革与双二元嵌合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经济结构转换的“财政社会学”分析》,载《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东方学术文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财政制度变革与现代国家构建》,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使命:文明建设与大国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载上海市经济学会主编:《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7)《我国近现代财政制度变迁与国家命运的发展变化》,载鞠立新主编《经济腾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8)《财政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和发展方向》,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9)《财政社会学与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框架》,载马珺和高培勇主编:《国家治理与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20)译文(合译):《税收国家的危机》(熊彼特著),载格罗夫斯著、柯伦编《税收哲人:英美税收思想史二百年》(中译本,刘守刚和刘雪梅译)附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三)近年来主持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财政社会学研究》(2007年)

2)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关于民生问题的财政社会学研究》(2008年)

3)上海市政府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研究》(2015年)

 

(四)代表性论著的学术观点:

财政社会学秉承交换范式财政学研究传统,其财政决定国家及社会演化的深刻洞见为我们深入研究和阐述财政行为与国家兴衰间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决定了社会权利(产权)结构,政府的财政支出决定了社会可行能力,二者共同决定了社会分工的开展及分工利益的分配并最终决定国家兴衰;预算集中体现了政府收支行为,推进预算合理化与公开化是推进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财政立宪和货币立宪来建立税收国家并保持税收国家的自生能力对于捍卫和延续现代文明来说至关重要。

 

(五)省部级以上奖励:

1)论文《权力资源、生活机会和财政体制》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年)。

2)内参专报《以预算制度改革优化上海基层政权建设》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2013)——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

 

三、教学情况

 

近年来主讲的党政干部培训课程: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产业发展新趋势下的企业和地方发展新战略

3、以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4、地方人大如何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5、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战略与新突破

6、中长期经济形势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9、增强上海科创中心的创新策源能力

 

四、人生感言,治学心得

 

人生感言:不理解反对者反对你什么,你就不可能真正地搞清楚自己应该坚持的是什么。

治学心得:我们在经典著作面前必须保持一颗谦恭之心,但任何经典著作都既具有其时代的价值,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因此,对经典的研读就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对作者所处时代、特定经历等的理解中,并以对同时代经典著作的比较研读作为重要基础。

 

五、联系方式

 

Email:lzg_y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