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日期:2023-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

 

一、个人简介

 

袁峰,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法定代表人。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政治学理论专业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入选1999年上海首批社会科学博士文库(10本)。2000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3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曾获得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以及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研究生教育)一等奖(排名第二),受聘担任《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政治学”章的编纂负责人。从2003年至今,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担任教授;从2000年至今,先后在上述学校担任硕士生导师、硕士点导师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等职务;从1999年至今,先后在日本龙谷大学、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执政党建设、腐败治理。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部。在《政治学研究》《社会科学》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十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多篇论文被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宣部“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转载。

 

专业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比较政治。

 

二、科研论著、代表性著作及学术观点

 

(一)主要著作: 1.《巡视背景下公职人员单位从政环境治理研究》,2021年7月,东方出版中心

2.《人民民主专政是立国之本》,2020年4月,经济科学出版社

3.《改革开放中的治理之钥》,2018年9月,东方出版中心

4.《震慑.抑制.净化:中国反腐新常态研究》,2017年8月,学林出版社

5.《当前中国的腐败治理机制:健全反腐败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研究》,2015年9月,学林出版社

6.《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解读》,2014年6月,学林出版社

7.《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模式与应用》,2012年6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8.《比较政府与政治: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秩序》,2008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9.《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2002年10月,学林出版社

10.《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1999年5月,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近年来发表论文:

1.《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解放日报》思想周刊2023年8月8日。在学习强国、上观新闻上全文转载

2.《在自我革命中提升政治能力》,《解放日报》思想周刊2022年7月26日。在光明思想理论网、党建网、学习强国上全文转载

3.《净化公职人员从政环境的单位机制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公共行政》2016年第11期

4.《当前影响权力运行监控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13第3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3年第8期

5.《反腐规则与反腐绩效: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绩效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2年第12期

6.《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2年第2期

7.《网络声音能代表真正民意吗?》,《解放日报》2011年1月24日第14版。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1年第2期

8.《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人民论坛》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09年第5期

9.《网络技术、知识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5期

10.《现代传播技术与深度民主的发展》,《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5年第1期

11.《注重非权力因素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2期论点摘登

12.《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代表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1期论点摘要

13.《从政治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政治代表性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摘登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1年第5期

14.《当前有关“未来政治”的几种理论预测及其分析》,《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摘登于《新华文摘》,2000年第9期

15.《政府经济政策运行的社会成本分析》,《理论探讨》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8年第4期

16.《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98年第10期,第二作者

17.《中国政治发展的运作方向》,《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98年第9期,第二作者

18.《推进政策科学的新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7年第2期,第二作者

19.《西方国家经济政策运行的政治分析》,《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三)近年来主持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1.2021年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推动违纪违法干部主动投案研究”(编号:2021BDS008 )

2.2017年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巡视背景下公职人员单位从政环境治理研究”(编号:2017BDS003)

3.2015年上海市哲社规划系列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论述研究”

4.2014年上海市哲社规划系列课题”建立健全反腐败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研究”

5.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反腐败模式研究”(编号:09BZZ014)

6.2009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政府在构建信息公平的和谐社会中的角色研究”

7.2003年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8.2001年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编号:01FZZ002)

9.2000 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谋求合理的政治秩序:人类政治生活的组织与安排”

10.1998年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的利益格局变化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研究”

  三、教学情况

 

2022年获上海市第四届优秀教育成果(高等教育类﹒研究生教育)一等奖(排名第二)。

多门干部培训主讲课程被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制作成党员干部学习的光盘和网络专题教学资料,入选上海市干部教育优秀课程,上海市委党校“十九人讲十九大”主讲教师之一。

2004年被上海市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聘为上海市法制讲师团高级讲师。在党校的主体班次局级领导干部班、中青班、正处班等多个班次讲授专题课。

 

四、所获奖励

 

(一)科研获奖

1.个人专著《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解读》,获得2016年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2.合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排名第三),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0年~2001年),第八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优秀奖。

3.研究报告《注重非权力因素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政治文明研究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上海市政治文明办。

4.研究报告《治理和促进互联网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对策研究(上、下)》,获得2005年上海市政治文明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颁奖单位:上海市政治文明办。

5.《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获得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会2010年度论文二等奖。

6.《组织审核+有限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完善路径研究》,获第十二届(2013)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研究理论研究类二等奖,颁奖单位:上海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7.《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2015)学术年会大会文集,获得优秀论文奖。

 

(二)荣誉称号:

1.“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称号。授予单位:上海市社科联,2021年

2.“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称号。授予单位:上海市社科联,2003年

3.上海市曙光学者,授予单位: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03年

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授予单位:教育部人事司,2000年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

      上海市徐汇区虹漕南路123号

邮编:   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