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好地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1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其中平行论坛四“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本次论坛10名专家围绕“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制度建设与治理效能”,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制度逻辑、政治逻辑、主体逻辑层面,就“为什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教授就党的领导权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发,提出要从本质论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命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从内在唯一性、根本统领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分割性、决定性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加以阐释。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分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论地位,及其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战略地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从理论、制度、政治、主体四重逻辑的角度探讨新时代党的领导的理论建构逻辑及其原创性贡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周建勇教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党全面领导国家治理体系角度切入,归纳了党、政全面融合,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的观点,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季正聚研究员从具体举措、理念、方法,以及干部的能力、素养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党在新时代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定平教授分别从世界范围内国家治理模式的横向比较,和国家治理变迁的纵向比较,探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围绕会议主题“时代之变”,从环境变化、观念变化、人群变化三个变量,探讨了未来执政和治理能力的因变量思考。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认为应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持三个立足谋划国家安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张建秘书长考察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在香港事务上的制度建设与效能。
与会专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得到强化,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和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次论坛通过深入研讨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为“时代之变,世界之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论坛分别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教授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周敬青教授主持并点评。上海党校系统90余位教师和研究生线上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