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校(院)召开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常务副校(院)长徐建刚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副校(院)长曾峻主持会议。校(院)全体教研人员及区级党校教研人员240余人以视频形式参会。
徐建刚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高层次的研究,是衡量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实力、科研组织力的重要标志。徐建刚对2022年校(院)科研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做好2023年国家课题申报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认真落实申报“选题关”,提高研究精准性。党校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际要求,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做出努力,要在理论研究的选题上下功夫,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取得真的成果,同时注重学术性、时代性、实践性。二是扎实推进科研“组织关”,强化管理高效能。课题申报要坚定信心,发扬奋斗精神,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反复比较、精心选题、认真研究。各团队负责人要加强引导,点对点沟通,把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的氛围发挥好、传承好,尤其要对青年教师格外用心,关心青年就是关心党校的未来。管理部门、教研部门要高效组织、精心服务,科学谋划选题,持续打磨,切实提高立项率。三是严格把牢学术“诚信关”,塑造科研好学风。开展科学研究,既要尊重规律,也要恪守诚信,党校教师要带头讲政治、重品行、作表率,自觉把做人与做学问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始终坚持好求真务实、尊重规律,顽强拼搏、接续奋斗,治学严谨、甘于寂寞的初心与原则。
会上,市社科规划办相关领导、中国人民大学侯衍社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宏教授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新要求以及上海地区申报实际,重点从申报要求、如何选题、学术梳理、论证优化、研究热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作了介绍。校(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杨俊教授、党的建设教研部罗俊丽副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万里鹏博士分别结合自身申报情况、选题论证以及框架思路等方面作了经验分享。